Search

❰淡水殼牌倉庫 ❱
因為下週要在聯成外語上開一場半美語的淡水解說講座,因此這裡用幾個舊時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❰淡水殼牌倉庫 ❱
因為下週要在聯成外語上開一場半美語的淡水解說講座,因此這裡用幾個舊時的台語詞句帶出殼牌倉庫的歷史。
1. 三美路
殼牌石油的創始人是Samuel Brothers。因為姓 Samuel所以旗下分公司就叫做 Samuel & Samuel Company,並且成為為臺灣引入機器製磚技術的公司。當時製磚工廠設於今日的松山塔悠路(舊稱「錫口」)一帶,故又稱作「錫口磚」。三美路生產的紅磚其上會有S的標誌。
2. 臭油棧
1907年殼牌公司成立,在世界各地做販賣各種油類產品的生意。三美路被Samuel兄弟併入殼牌公司旗下,在台灣經營煤油及其他油類生意。因為煤油具有植物性油類的臭味特性,故被淡水當地人稱為臭油。儲存與煉製的地點也就被稱為臭油棧。
3. 迺生產
迺生產英文名稱為Rising Sun Copmany,是殼牌公司透過在日本的分公司在台設立的子公司,目的是藉由日本地緣與政治關係期望能夠更順利經營油業。至於為什麼 Rising Sun會變成迺生產的發音,我可以直接理解 sing sun音譯做台語的生產。但是迺(ㄋㄞˇ)為什麼會譯做 rising的 ri的部分呢? 我試著不同發音想要找出兩者之間的關係,最後把 rising sun的片假名日文用google 翻譯發出聲音,瞬間秒懂! 原來 rising 的ri在日文中聽起來就像是來這個字。又因為日文中的R是介於L和R之間的聲音,所以產生了一點N的聲音。
當年美軍要轟炸台灣之前,針對淡水的重要設施調查過一次。在地圖上標記了Rising Sun(日出)的殼牌倉庫註定會被炸毀的命運。
4. 火車吃水
在殼牌倉庫園區中還能看到當年將煤油從園區運到淡水支線的軌道。舊的淡水火車站會在火車發車前填充蒸汽火車需要的水以及煤炭,並且發出嗚嗚的聲音,是沒有鐘錶的當地人的報時工具。火車補水的動作也就被台語稱為火車吃水。

#淡水 #歷史 #三美路 #臭油棧 #迺生產 #火車吃水 #台北大轟炸
#聯成外語


Tags:

About author
喜愛到處旅遊的小管,是個旅遊達人,對於歐洲小鎮的街道更是瞭若指掌, 原先是空中服務員的他,因緣際會踏入旅遊界,開啟人生第二春。 專門帶著大家到歐洲遊歷,欣賞異國美景,留下難忘回憶。 跟小管出去旅行就像是多一名朋友一樣,他會幫你點當地好吃的美食、美酒,與你一起開心大笑,或在在火車、包車上談天說地。 一邊看著風景名勝,一邊聽著小管說的有趣的故事,內心充滿愉悅的心情! 小管說:「旅行是生活的實踐,讓生命更有意義」。 每到一個地方,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,能為生活增加點新鮮事,生命也因此變得繽紛。 小管相信四海皆朋友,即使獨自去旅行也能在途中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, 雖然彼此相處時間不長,但友誼卻是長久的。 小管分享,他曾經遇過冰山型的旅客,但他用炙熱的熱情,融化了那位旅客的內心,最後彼此還變成感情不錯的朋友,讓他十分開心。 人生就該這樣美好,讓自己放鬆出國散心, 享受歐洲的美好風景,欣賞阿爾卑斯山的美麗, 體驗當地的傳統文化,讓自己當個浪漫的異邦人。 心動不如馬上心動,這裡的一切美得就像一張張的明信片。 快把握機會和小管來場夢幻的歐洲行,實現你心中的夢想之旅。
厭倦了制式旅行團趕車趕路的行程了嗎? 厭倦有錢有閒、卻辛苦找資料嗎? 歡迎跟著小管,來趟「半自助之旅」「體驗當地之旅」「定點著墨」「自主性旅行」「多種交通工具」的體驗
View all posts